所在位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 行业动态

建立统一领导机构,为医药商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009-09-27 来源:中国医药报 

  新中国医药商业60年来经历了创建、发展、成长和壮大的过程。建国初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医药商业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医药公司于1950年8月1日在天津正式成立(1954年迁京),统一领导全国医药商业,为保证以后医药商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医药公司成立后立即着手建立各级机构,成立了大行政区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药公司。为了健全采购供应体制,从1952年起先后建立天津、上海、广州、沈阳、北京、西安、重庆、武汉等医药采购供应站(简称一级站)和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其中西安、重庆、武汉3个一级站于1957年前陆续撤销。各省、自治区医药公司也先后组建了医药采购批发站(简称二级站)和县医药公司(一部分与县药材公司合一)。

  中国医药公司在五六十年代先后实行集中管理和政企合一,适当放权体制,建立大区供应制度,制订商品供应办法,完成了对各地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统一安排市场、稳定药价、促进生产、保障人民群众防病治病需要起到重要作用。

  1950年,中国医药公司被指定为全国麻醉药品经营管理机构,同年11月设立了麻醉药品经营管理处(以下简称麻经处),任务是传达和贯彻政策法令,配合卫生部门执行管理规定,指导各地的供应工作,并办理收购、调拨、储运等业务。1951年3月,报经卫生部批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麻醉药品供应分支机构,作为二级供应点负责对各地医疗单位的供应。1954年~1986年,各地麻醉药品二级供应点由46个增加到243个。1979年开始,为方便基层医疗单位购买,在县(市)医药公司设立三级供应点,到1986年已有三级供应点330个左右。在建立健全全国麻醉药品定点经营机构的同时,中国医药公司对麻醉药品经营(后一类精神药品经营也被列入)严格实行限量供应与计划管理办法,确保了这一时期各级医疗单位的临床需要。

  新药和特药经营也是中国医药公司另一重要业务。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外汇数额有限,加上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实行封锁禁运,进口药品品种不多,数量也少,只集中在几个城市经营,供应特殊需要。1955年4月,中国医药公司第三届全国经理会议决定建立特药经营点,1957年3月,中国医药公司制定《全国医药商业特药经营办法》,对特药的经营范围、管理办法、货源组织、调拨供应、作价权限等都做出明确规定。1964年3月,随着特药经营业务的发展,中国医药公司修订原有的特药经营办法,在省会和自治区首府设立经营网点。

  在特药经营逐步扩大的同时,国产新药的经营也进入一个发展时期。1963年,中国医药公司下发《关于医药商业支持工业生产的意见》,明确凡进入流通领域的新药都要经过一个试销阶段,以便广泛收集经营和使用单位对产品的意见。1974年,国家计委为了进一步加速发展国内医药新产品,发文要求各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的医药商业部门加强对药品新产品的经营。1980年5月,中国医药公司正式颁发《关于新特药经营办法》,规定医药商业经营新药特药的方向和经营范围,并在同年9月组织9个城市新药特药协作会议,推动了新药特药经营的发展,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促进了药品更新换代的步伐。

  在改革开放之后,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中国医药公司确定为医药商业经营性公司,从1989年起开始向企业化公司转型。

[责任编辑:杨欢]

联系我们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公寓酒店G座2305室

邮 编: 100101

电 话: 010-62126696

传 真: 010-84986602

邮 箱: zgyywzxh19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