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3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主办,为期三天的“2010中国中医药文化建设暨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20日在深圳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150多位中医界专家、学者齐聚深圳,就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探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认为,保护和传承中医文化,就是要在中医医师中树立辨证思维的观念,推广辨证治疗的中医方法。他谈到,保护我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必须深刻认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特别是要注意保留中医认知方法和思维理念,不能舍本逐末;二是必须深入研究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目前研究工作尚处于破题阶段,需要从文化、科技立项、传承培训和法律法规等方面不断完善和补充;三是必须以提升和推广为基础,带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特别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疗某一种疾病的关节点,能够成为中医医治某一种疾病的亮点。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黄明臣院长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说,平乐医院能够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共同举办此次论坛,感到非常荣幸。中医作为有效防治疾病的手段,与当今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趋势是一致的,顺应了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和世界医药市场的新需求,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据了解,“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是目前广东省唯一一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医药项目。200多年前,平乐郭氏正骨医术起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郭氏家族,后由第五代传人郭春园传入深圳并在此传承发扬。2007年1月,平乐郭氏正骨医术被列为我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又被我省列入第二批省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自1986年9月建院以来就以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为主要技术,医院用于治疗骨伤和骨病的13种纯中药制剂都是由郭春园无私捐献的祖传秘方。医院本着“以最小损伤获得最大疗效”的理念,走中西医结合道路,打造了平乐特色中医药品牌。“在寻求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意识到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本身兼具医术、技术、药物、文化等多元性。借助国家大力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东风,于2006年走上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黄明臣院长说,正因为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拥有医学和文化双重价值,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相继被列入市级、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后,院内制定了详尽、周密的传承计划,2008年主办了“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成立了“平乐郭氏正骨法深圳保护中心”。黄明臣院长表示,有这么多专家来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出谋划策,相信中医药文化会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欣欣向荣。
市卫人委副主任许四虎也高度评价“平乐郭氏正骨法”是深圳中医药非物质文化申遗的代表作。“平乐郭氏正骨法”申遗成功后,深圳卫生部门又与文化部门协调,在深圳寻找可传承、值得保护的中医药项目。
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柳长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长林教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沈志祥、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童瑶、北京中医药大学梁永宣教授等中医界知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大会上,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副院长陈汴生介绍了“平乐郭氏正骨法”的渊源、技术特点,学术、文化和经济价值,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平乐郭氏正骨法”在深圳的传承和保护情况。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教授评价说,“平乐郭氏正骨法”可以说是中医药技术里的一面旗帜,是一项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医文化遗产。有一些单位被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并没有落实保护工作。但听了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对非遗保护的做法,感觉他们的保护工作思路是很清晰的,他们的工作是扎实的,做法值得推广。
精彩看点
三大举措保护、发扬国家级“非遗”
自从“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平乐人就开始积极着手对这项医术的保护工作。平乐人通过成立保护管理委员会,设立市级保护中心和评定医术传承人等三大措施,力图将“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承好、发扬好。
去年年初,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制定了“平乐郭氏正骨法”传承与保护三年规划及保护方案。为了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平乐郭氏正骨法”进行传承、保护和发扬,医院专门成立了“平乐郭氏正骨法”传承、保护管理委员会,由院长牵头主抓保护工作。委员会下设一个专家顾问组和四个管理组,分别为骨伤管理组、筋伤管理组、药物管理组、宣传组,每个组都明确了职责、任务。自2009年5月起,平乐医院多次与市文化部门、市卫生部门以及市非遗保护中心联系,申请成立“平乐郭氏正骨法”深圳市保护中心。经过不懈努力,当年9月“平乐郭氏正骨法”深圳市保护中心获批成立。
为了能尽快培养一批掌握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的年轻医生,去年6月医院下发了《关于在我院评定第一批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承人的通知》。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演讲答辩、公示等严格的评审程序,评出了“平乐郭氏正骨法”传承人7名、传承候选人11名。医院对传承人和候选人定任务、定目标并给予经费补助,为其提供著书立说和传习带教的平台及机会,提供与其他非遗保护医药项目的医院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管理委员会将每两年对已评定为传承人的人员进行复审,如没有履行传承人的职责,将取消其传承人资格。
平乐人的努力也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程太副教授介绍,目前我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39项。“据我了解,平乐医院对其国家级非遗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的保护工作是做得最好的。”王程太说,一是因为平乐医院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二是医院任命了代表性传承人。有一些市级的非遗项目虽然也有保护措施和计划,但并没有像平乐医院这样成立专门的保护小组。王程太告诉记者,国家每年都会派督查组对各地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进行检查。保护单位是否保护好了?工作是否有断层?如果有的话,督查组会督促保护机构改进工作。仍然没做好的话,还有退出机制,可以取消保护单位的资格,让别的单位来保护。
[责任编辑:毛建飞]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公寓酒店G座2305室
邮 编: 100101
电 话: 010-62126696
传 真: 010-84986602
邮 箱: zgyywzxh19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