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4 来源:河北日报
<p> 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打造医药航母时不我待。空间坐标系里,华药已置身发展方式转变的大格局,冀中能源与华药重组应时而起;时间坐标轴上,华药已迈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大时代,华药“一号工程”新头孢项目应声而动。“头孢速度”为华药实现宏图伟业创建了可借鉴模板,“头孢奇迹”吹响了华药向“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制药强企进军的号角。华药新园区的新型制剂、生物制药等后续工程将秉承奇迹之魂,继续迸发夺目光芒。</p> <p> 2009年6月26日,在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下,冀中能源重组华药。同年10月18日,华药新园区“一号工程”新头孢项目奠基,标志着华药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p> <p> 这个总投资20亿元、包括12个单体的建筑群,工艺设计理念超前、设备大多采购于世界顶级公司、自动化控制程度和质量管理标准领先国际水平、规模和产能居中国首位的庞大工程,创造了国内头孢建设史上“最快、最新、最大、最全、最好”的纪录。</p> <p> 近年来,头孢市场的急剧扩张,对于华药这个有着50余年抗生素生产历史,急需转型升级、谋求跨越式发展的老牌企业,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9月29日,流水线上第一支粉针制剂的诞生,必将是华药进军头孢医药市场的一次果断跨越。</p> <p> 华药速度,超越极限</p> <p> 如果俯瞰透视,华药头孢厂区隐藏在地下的管道比人体血管还要密集。这个巨型项目,以不到一年的工期,超越常规的速度,创造了奇迹和历史。</p> <p> 头孢工程以超越极限的速度和标准,成为华药新园区的样板工程。在这里,省委书记张云川、省长陈全国等各级领导多次现场视察调研,带来鼓舞鞭策;在这里,项目组建立快速决策机制,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用良好的机制保证了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在这里,每个组同时和4、5个工程施工队进行沟通,协调解决难题,统筹安排工作进度;在这里,从工程设计到施工人员,斗严寒、战酷暑,以工地为家,夜以继日;在这里,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其速度为业内罕见。</p> <p> 2009年10月18日,头孢项目奠基,头孢建设者按照“建设一流的厂区、配置一流的装备、选用一流的工艺、生产一流的产品”的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把分分秒秒都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随后的2009年12月20日,无菌原料药车间、口服制剂车间、动力车间相继破土;2010年2月19日,质检研发大楼破土;2月26日,立体库、连廊破土;3月2日,非无菌原料药车间、回收车间破土;5月1日,综合库、液体库破土。“工地上最多的时候有30多家施工队在交叉作业施工,但是由于项目在运作过程中要求每个人对现场情况清晰地掌握和了解,大家都能有效地控制每个节点,整个工程都能在我们科学的掌控下按部就班地推进。”工程组组长郭新亚如是说。“为了节省设备招标采购时间,我们开发了URS(合同管理)软件,规范了合同模板,我们的各种需求都能在电子文件中一目了然,对供应商的到货时间也有详细的制约条件。”参与软件开发的工程组陈雯说。“为了不影响9月29日粉针制剂的投产,我们动力组的各项工作更要做到前边,确保水、电、汽的正常供给。在设备到货前,我们严格执行FAT(到场验货)操作,既能保证设备的质量,也避免设备到货后有问题再返厂维修的环节。</p> <p> 动力组长王计栓说。</p> <p> 项目负责人之一顾桂秋感慨地说,为保证每个环节严谨可控,项目组下设粉针制剂、口服制剂、无菌原料药、非无菌原料药、动力、质量、工程、综合8个小组,将各项工作分解细化甚至落实到个人,让大家都明确自己每天该干什么,别人在干什么。由始至终,整个项目工地上是有章可循、忙而有序,按照计划和管控将庞大的工程一点点快速推进。</p> <p> 国内领先,世界一流</p> <p> 华药头孢项目策划伊始,董事长王社平就战略性地给予定位———要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杆工程。</p> <p> 华药头孢项目汇集了众多行业精英,他们深厚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头孢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p> <p> 无菌原料药组长蒋晓声,从清华大学MBA毕业归来即投身项目团队,参与过奥奇德头孢项目的他,有着丰富的技术经验。鉴于市场变化和综合考虑,他对生产线进行“柔性化设计”,在目前国内先进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放大、优化并作出了相应的风险评估。这种超前设计理念的目的是将来能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结构,抢占市场先机,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在设计理念中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整体设计不但要符合新版GMP的要求,还要符合美国FDA和欧盟的标准,这对产品的质量、成本、收率以及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起点高,但对将来产品的销售和海外市场的扩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非无菌原料组长刘东说。</p> <p> 头孢工程的另一个亮点在于自动化程度和数字化程度领先国内水平。据介绍,粉针制剂生产线的自动取样、自动称量能达到目前国际最好水平;包装也实现了自动化:自动输送、自动分批、自动贴签、自动装盒、自动码垛、自动入库,仅一条生产线就能节省人工7-8人,无形中降低了人工成本;培养基的自动灌装、玻璃器皿的自动清洗,既减少了污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各单体岗位的空调、无菌室内的温湿度、门禁、视频,质检研发大楼的楼宇、公共照明都实现了自动控制;动力车间的DCS生产自控系统和能源计量系统不但对生产和设备调整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能控制能源消耗和单耗水平,两套系统在国内同行中堪称领先。</p> <p> 数字化程度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质检研发大楼内的生产调度中心以智能化的理念,数字化的管理,实现了未来制药企业数字化工厂的梦想。各控制环节的视频监控全部呈现在调度中心的监视大屏幕中,以便及时纠正偏差;在质检方面采用国内最好品牌的微粒检查系统,甚至能分辨出药品中污染源的种类;在线粒子监测系统随时对粉针制剂、原料药区域的尘埃粒子进行监测和纠正;Batch监控系统,不但每个关键点有电子记录,还能指导每个环节的操作。这些数字化管理不但保证了各生产环节数据的可靠性,也体现了现代制药企业的科学性、先进性。</p> <p> 为了做到清洁生产、绿色排放,各单体的工艺设计者也别具匠心。生产过程采取了密闭输送、密闭进料;让原料配比更合理,以降低溶媒排放,充分回收利用原料,实现循环经济。“这些目前在国内同行中还没有人能做的到。”刘东骄傲地说。</p> <p> 高端定位,助推升级</p> <p> “新型头孢项目是华药新园区首个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是我们的‘一号工程’,项目全部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80亿元,年实现利税13亿元,年产量居中国首位。</p> <p> 华药头孢项目负责人魏青杰介绍,依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创新、营销模式创新,通过制剂-原料药产业链的相互支持,项目建成后华药将形成完整的头孢产业链和丰富的头孢产品群,在国内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头孢项目生产过程闭环管理、生产环节自动监控、产品质量全程跟踪、质量检测准确高效,确保了产品纯度高、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品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p> <p> 华药头孢项目的建成,不仅使华药一举在国内头孢行业占据领先地位,也必将使得国内医药行业实现更规范竞争和洗牌整合,并将从根本上优化行业产品结构,提高行业集约度和集中度,构建具有国际化竞争优势的头孢产业格局,从而推进中国健康产业的民族化进程。</p> <p> 华药头孢项目的建成,符合我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全面提高产业和行业技术水平”的要求,必将为石家庄加快打造“中国现代药都”注入新的活力,在振兴河北医药产业,推进具有河北特色、富有竞争力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p> <p> 华药头孢项目的建成,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实现了华药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型升级,不仅为华药实现“一二三”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石,也赋予了华药在医药市场的重新洗牌和整合中具有了谁与争锋的资本和气魄。</p>
[责任编辑:毛建飞]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公寓酒店G座2305室
邮 编: 100101
电 话: 010-62126696
传 真: 010-84986602
邮 箱: zgyywzxh19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