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7 来源:医药经济报
<p> 据《药店经营周报》的调查,社区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实施一年以来,零售药店所受冲击显而易见,尽管不同药店所受影响程度不一,但行业整体受波及已成定局。由此,即使规定药店必须配备基本药物,但是药店不得不将基本药物冷落一旁。</p> <p> 长此以往,首先并直接受到严重伤害的是基层药店。基本药物在药店发挥着吸引人气、摊薄费用、塑造药店品牌及形象等重要作用,经常作为药店促销活动的主力军闪亮登场。尽管基本药物的利润率不高,但对药店吸引人气、提升销售、摊薄成本等作用还是明显的。店家痛下决心冷落基本药物,实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倒逼药店在促销方式、活动组织等方面作出大的改变与调整。</p> <p> 消费者则是药店冷落基本药物的潜在受害者。由于财政补贴不能按时足额到位等原因,眼下社区医疗机构及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的积极性并不高,相当一部分基本药物在社区医疗机构唱起了“空城计”,消费者只能“望药兴叹”。而对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病与常见病,患者去药店在驻店药师指导下购买OTC、基本药物等,应是理性的选择,也是减缓医疗机构就诊压力的重要途径。如今这一路径已行不通。</p> <p> 此外,在我国刚刚兴起的自我药疗理念将因此遭受打击。所谓自我药疗,就是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非处方药物以缓解轻度、短期的症状及不适,或用以治疗轻微的疾病。WHO旗帜鲜明地提出:“人们有权利也有责任以个体和集体的方式参与他们的卫生保健的计划和实施”。显然,自我药疗是实现自我保健的重要方式,而药店是帮助消费者实现自我药疗的重要来源。</p> <p> 国家改善基本医疗服务以及新医改的初衷与努力无疑是好的,但某些方面也可能成为“输家”。因为,作为基本药物供应体系、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药店的作用不可或缺,因为尽管患者在社区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可以报销一定费用,但不高的报销标准注定消费者的用药需求没法得到全部的满足,加之基层医疗机构的网点少,更加折射出药店服务的重要性。而如何走出“多输之局”,是对有关部门改革智慧与创新胆识的极大考验。</p>
[责任编辑:毛建飞]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公寓酒店G座2305室
邮 编: 100101
电 话: 010-62126696
传 真: 010-84986602
邮 箱: zgyywzxh19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