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 行业动态

医药冯月婵——浅谈中国医改之路

2010-10-18 来源:慧聪邓白氏研究 

<p>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改革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到新医改方案公布实施为止,大致经历了6个阶段。尽管每次改革的背景不同,任务不同,过程有难易,效果有大小,但历次改革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p> <p>  1979年,医疗改革&ldquo;初露端倪&rdquo;。当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媒体采访时提出要&ldquo;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rdquo;,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p> <p>  1985年,中国医改&ldquo;元年&rdquo;,卫生部提出&ldquo;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rdquo;。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医改在争议中继续前行。</p> <p>  1992年,向&ldquo;医疗市场化&rdquo;进军。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医院要在&ldquo;以工助医&rdquo;、&ldquo;以副补主&rdquo;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化阶段。</p> <p>  2000年,公立医院产权&ldquo;变卖&rdquo;。江苏宿迁掀开了一个在以后被冠以完全&ldquo;市场化&rdquo;的医院改制&mdash;&mdash;卖医院。因为当时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其中,&ldquo;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rdquo;,&ldquo;共建医疗服务集团、盈利性医疗机构&rdquo;,&ldquo;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rdquo;等条目,被解读为完全&ldquo;市场化&rdquo;的医改开了绿灯。2003年,SARS疫情在全国蔓延,中国开始反思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进而开始检讨整个卫生事业。</p> <p>  2005年,医改风云突变。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提出&ldquo;市场化非医改方向&rdquo;。同时&ldquo;国务院研究机构称,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中国医改再次引起关注。2007-2008年,医改进入最后冲刺,最新医改方案提交2008年3月&ldquo;两会&rdquo;讨论。至此,中国医疗改革近三十年的风雨征途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p> <p>  2009年,国务院出台最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mdash;2011年),其中重点提出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此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ldquo;看病难、看病贵&rdquo;问题。</p> <p>  纵观改革开放32年, 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第6次改革方案,在梳理过去5次医改的得失之后,走向更加清晰可见。最后,通过下图简单总结我国医改之路,并以此希望我国医改之路越走越好。</p>

[责任编辑:毛建飞]

联系我们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公寓酒店G座2305室

邮 编: 100101

电 话: 010-62126696

传 真: 010-84986602

邮 箱: zgyywzxh19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