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p> 近年来,一些大型的民族药企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在履行中医药文化传承使命的同时也赢得了发展的机遇。要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接轨,以更好地服务现代消费者。</p> <p> 数千年来,中医药文化已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传统医药文化在“回归自然”的潮流中将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现代化发展的广阔前景。</p> <p> 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是华夏子孙最大的骄傲与财富。然而,我们今天不得不痛心的面对一个现实,一些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面临被失落、被边缘化的命运,尤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集大成者与价值核心,中医药文化领域更成为重灾区,一方面是很多优秀的中医药文化遗产因为传承与保护机制缺失已经流失在岁月中,另一方面,西学攻势迅猛,国外集团加大掠夺力度等等……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经迫在眉睫。</p> <p> 2010年9月19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中宣部、卫生部等共23个部委共同举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技宣传周活动在北京盛大开幕。此次活动旨在推动中医药文化和知识的普及,同时展现中医药文化服务现代生活的价值,以弘扬中医药文化。活动中,作为中医药文化服务现代生活的重要载体,药企成为一大风景线,而它们向日化领域的进军,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一大路径参考。</p> <p><strong> 药企进军日化 机遇与使命</strong></p> <p> 中医药文化遗产流失已经引起了从政府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保护战已经打响。在这场保卫战中,有一种保护叫传承,</p> <p> 服务现代生活是最好的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不应该是博物馆里观赏膜拜的表面功夫,而应该找到其在新时代的价值归属,以真正实现文化的生生不息,如同在历史上一样,这是传承的根本。</p> <p> 在这过程中,政府的核心职责是建立起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系统机制。包括积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中医药的发展,通过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建设现代中医药工业和商业体系,加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划,制定有利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等等。另外也需要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中医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医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p> <p> 为此,在全新的时代发展之下,首先要实时洞察市场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将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和优势,集中分化到市场这个新领域,有效结合出成绩。事实上,民族药企进军日化,就是及时洞察市场需要的一个很好的契机。近年来,一些大型的民族药企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在履行中医药文化传承使命的同时也赢得了发展的机遇。如云南白药一直是国民止血消炎的首选,把它做成牙膏,顺延消炎止血的功能,消费者接受起来就顺其自然,所以云南白药牙膏市场销量和知名度也一下子就提升,定位成功而且准确,顺理成章地在药企进军日化的队伍中脱颖而出,而通过将云南白药这一中医药老字号进行现代化变身,能更贴近消费者,更易传承。</p> <p> 其次,要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接轨,以更好的服务现代消费者。如开阔中医药的形式,向多样化迈进,使中医药便于携带和实际应用,并提高疗效。同时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将中医药进行现代的改观。这些路径能够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市场化,在创新和应用中传承和发扬——由于产品和现代生活接轨,大大开阔了市场,激活卖点,产品在市场上往往有着令人惊喜的表现。还以云南白药为例,其通过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结合,推出了基于全方位口腔保健理念的云南白药牙膏等系列口腔保健产品,从根本上对中国人的口腔健康进行关爱和呵护,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2009年6月,云南白药牙膏在全国市场销售额进入全国前5名,预计2010年云南白药牙膏将进入前四,成为牙膏市场唯一进入第一阵营的民族品牌。而上市5年来,累计有两亿消费者使用过云南白药牙膏,调查显示,80%以上消费者对于其对于口腔疾病的防治作用表示认可。</p> <p><strong> 外资争相进入</strong></p> <p> 美国强生、法国薇姿、英国葛兰素史克等全球药企正以药用日化品战略大举攻占中国日化市场,与此同时,云南白药、同仁堂、马应龙、王老吉药业等民族药企进军日化的脚步更是紧锣密鼓。药企进军日化,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崛起。在此背景下,药企进军日化的进程可谓是风起云涌:强生、薇姿、葛兰素史克等国际药企在日化领域风生水起。目前,强生是世界上最具综合性、产品最为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供应商,旗下产品涉足护肤品、彩妆、美容美发、香水、洗护发等多个领域,几乎覆盖了化妆品行业的每个细分市场。深受中国消费者喜欢的法国薇姿,更是凭借药企进军日化战略在中国日化市场所向披靡。早在1998年,薇姿携VICHY进入中国,以药房专销模式将药用护肤概念全面带入中国,以销售额过15亿元的骄人业绩,一跃成为了目前中国药妆市场的标杆企业。</p> <p> 近年来,药企进军日化浪潮风起云涌,以药企标准严格要求产品品质的企业,一直在日化领域表现不凡,而此次新药典对药企标准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安全健康”成为焦点话题的日化行业而言,无疑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药企进军日化这股新的力量,不仅推动日化产品的品质升级,同时也将催生日化行业的新的变局。</p> <p> 京城知名老字号同仁堂,同样在进行进军日化的探索。2004年,同仁堂开始布局药妆市场,2008年,同仁堂实现销售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9%;全年实现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化妆品的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同仁堂集团的未来5年规划中,明确将研发300种新产品,其中1/3为化妆品。除此之外,马应龙、雅茚药妆都是药企进军日化的成功典范。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成功应用,而其在现代市场无疑还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等待民族企业去挖掘。</p> <p> <strong> 中药强国 链接民族未来</strong></p> <p> 事实上,中医药文化作为独有的文化遗产,已成为民族药企竞争中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资产。正是依托传统中医药文化,同仁堂、云南白药牙膏、王老吉等民族药企在日化的市场做得风生水起。而他们的成功不仅对民族产业的振兴和中医药文化的品牌化与产业化有着广泛的影响,对中药强国战略也有着深刻的意义。</p> <p> 无疑,中药强国不仅是一个文化课题,也链接着国家产业的未来。数千年来,中医药文化已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传统医药文化在“回归自然”的潮流中将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现代化发展的广阔前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民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医药文化的持续发展、品牌化与产业化提供了典范参考。如云南白药集团构筑了“开创一片蓝海,保护一生口腔,发扬一种文化,传承一个品牌,秉承一颗良心,深耕一个渠道”的“六个一”模式,在传承之上升级品牌,从传统老药号向国际化中药快消领导品牌阔步前进。</p> <p> 而在民族药企推动中医药文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同时,中药强国也成为国家的核心战略——通过自主创新,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服务现代人们的生活,让传承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在现代绽放光芒,也将为国家与区域注入全新的经济活力,强化国家在新时代竞争中的软实力。</p> <p> 从上所述,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企业到社会的共同努力,而药企进军日化作为中医药文化价值实施的核心路径,所有的奋斗刚刚开始。当传统遇上现代,当中医遇到科技,还有更多更广阔的未知的“蓝海”,等待他们去开启、遨游、拼搏,而在风起云涌中,中医药文化的新生也酝酿到来。</p>
[责任编辑:毛建飞]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公寓酒店G座2305室
邮 编: 100101
电 话: 010-62126696
传 真: 010-84986602
邮 箱: zgyywzxh19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