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2 来源:医药经济报
<p> 基药新政的强烈冲击波给整个流通领域带来了一连串深刻的变革,其中兼并重组越演越烈、代理模式积极谋变、物流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特点尤为明显</p> <p> 2010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保目录、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各省药品招标采购等诸多政策对医药产业的影响日益显现,这些政策组合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医药行业原有的竞争规则,进而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继2009年1月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下达《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之后,招标新政明确规定药品集中采购由批发企业投标改为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由生产企业或委托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向医疗机构直接配送等。随后,各省陆续进入基药集中招标采购阶段。</p> <p> 而在此过程中,中国医药商业进入到一个巨大的变革之中,并掀起一场激流暗涌的生死交锋。医药商业谋变不仅成为自身思考的命题,更成为中国医药产业不可回避的问题。</p> <p> 新政诱发“冲击波”</p> <p> 如果说《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首次吹响了基药招标的集结号,那么,2009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则标志着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实施。行动纲领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改变目前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监管难的状况。</p> <p> 在此基础上,三部委7月29日发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强调要控制流通差价率:逐步降低政府指导价药品的流通差价率,对流通环节差价率实行上限控制,并对高价和低价药品实行差别差率控制。</p> <p> 太极集团成都西部医药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启源表示,今年各地招标采购新政陆续出台给商业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它不仅会使医药商业自身的产业格局发生颠覆性的转变,同时也让工业企业的药品营销渠道发生锐变。“西部医药作为西部地区的龙头医药商业公司,目前也在转型升级当中,以前的调拨、快批、代理模式日渐成为医药商业的非主流模式,这让企业短期内阵痛难耐,很被动。但从长远的产业结构来讲,强调商业公司物流化是大势所趋。”</p> <p> 对此,国药集团高级顾问干荣富之前向记者坦陈,全国一万多家商业公司,尽管排名前十位的医药商业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已由2001年的25.50%上升至2008年的35.04%,但是相对于国外来说,集中度还远远不够。正如干荣富所言,医药商业在政策推手下进入集中整合时代,且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题。</p> <p> 根据Wind统计显示,中国今年累计发生145起与医药资产有关的并购事件。其中,医药流通行业的并购活动最为频繁。除了国药、新上药、新华润为代表的主流商业公司在全国争相“圈地”式并购外,近期登陆上交所的医药流通民企龙头九州通也对医药流通并购蠢蠢欲动。更值得注意的是,11月23日,在首届“大南药”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广药集团携手国药控股、九州通等医药巨头共同发表了《“大南药”联盟广州宣言》,也将伺机在商业领域展开并购。</p> <p> “很显然,招标新政冲击了整个医药行业,首当其冲的商业企业如何做精自己的配送身份成为了迫切的命题,很多企业纷纷开始做大盘子,强化配送能力和覆盖的范围。”一致药业总经理闫志刚在深圳现代物流中心启用仪式上如是说。</p> <p> 代理模式谋变</p> <p> 自从广东省药品“三控”政策试行以来,我国医药市场环境和游戏规划已经随之悄然发生改变,传统的药品销售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药品代理制模式如何演绎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p> <p> 上述人士分析指出,广东“三控”标志着代理制模式转变的开始,作为国际药品标准的销售模式,代理制在中国现行的政策影响下如何成功转型成为当前业内思考的重中之重。“对于国内药品代理商而言,过去由于全程控制渠道和终端,在与上游制药企业的博弈过程中占据上风,可以拿到更低的代理价格。各地新招标政策落地后,生产企业是直接投标人,转变为佣金式代理销售后,商业公司不得不向药企业靠拢,依靠其强势的终端控制能力与生产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排除部分代理商重新回到企业的销售队伍中来,接受企业的统一管理。”汇仁医药集团总经理丁晨昌告诉记者,在基本药物制度推进过程中,汇仁医药则与葛兰素在基层医疗机构拉开了合作的序幕。</p> <p> 采访中,多家医药商业企业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谈及到2006年国家颁布的《反洗钱法》以及卫生部2010年6月30日公布的《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从而使得医药企业财务流程发生本质变化。江西三精易安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顺表示,原来我国医药代理商通过过票逃税的所得利润重新变成税收,对生产企业而言,上缴税收虽增加,但对资金和代理商的把控增强了。生产企业可以顺势归拢和控制渠道,变被动为主动,整合代理商资源,提升营销质量。”</p> <p> 然而,代理制也不会就此消亡。广州百宁医药总经理助理何永佳告诉记者,尽管这几年持续不断受到国家新政的冲击,以省为单位的招标,更是明确让工业企业直接投标,网上进行价格谈判,屏蔽了代理商环节。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有80%的医药生产企业终端推广能力极其有限,他们仍需要代理商的帮助来做好营销工作。在新的药价管控政策下,代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将不断涌现。“三控”措施对底价招商的企业来讲是一大挑战。</p> <p> “从原来的寻找优质代理商为核心工作,转变为以财务管控为核心,工商之间的角色也相互异位。而‘三控’让代理商很受伤:利润大减,过票难寻。”专家指出,今年南昌药交会将会成立首届中国医药专业代理联盟,创建新的代理商合作关系将会成为业内探讨的焦点。</p> <p> 物流化趋势</p> <p> 在基本药物制度推动之下,商业公司物流化已经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p> <p> 记者了解,备受瞩目的《2010~2015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已经初步完成。从内容来看,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国家级、地市级龙头航母企业,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医药流通领域的工作重点。有专家认为,未来的医药流通行业将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挡住一批;通过严格批发商定义,淘汰一批;通过公开市场竞争,兼并一批;通过政策宏观调控,扶强一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批发企业和企业集团。</p> <p> 实际上,这给外界传递的一个信息是,转变医药商业企业的角色,商业领域重点将是物流。国药控股湖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秀强表示,目前,中国医药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美国药品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份额的40%,但美国药品批发企业总共仅有75家。德国最大的三家药品批发企业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至70%,做大做强是当务之急,未来也不排除做第三方物流。</p> <p> 李秀强表示,随着医疗体制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医药流通企业的销售功能将逐步弱化,而物流、信息管理功能将上升为竞争的重要要素,未来医药流通企业将逐步定位于追求内部精细化管理的专业物流配送商。</p> <p> 据记者了解,全国各地招标采购方案均对一级配送商属地、配送时限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此,彭启源认为,这必然会导致配送商业的区域化。各地医疗机构药品配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必然表现为大量中小商业的持续消亡,大型医药物流企业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持续提高。这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中国医药商业发展趋势。西部地区地域宽阔,这对药品物流更是提出严格要求。</p> <p> 同时,闫志刚也认为,医药流通领域未来的关键在物流。“以一致药业为例,深圳现代物流中心的启用目标是要努力打造以深圳、广州、南宁、柳州等区域为中心,覆盖两广地区的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今年上半年一致药业通过对湛江天丰、南宁市医药公司等一系列收购推进两广商业布局,并形成了以广州物流中心为核心,以深圳、广州、南宁、柳州等区域物流中心为平台,以东莞、佛山、湛江、汕头等城市配送站为网点的阶梯式配送网络,构建覆盖华南,辐射全国的物流配送快速响应服务体系。”</p>
[责任编辑:毛建飞]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公寓酒店G座2305室
邮 编: 100101
电 话: 010-62126696
传 真: 010-84986602
邮 箱: zgyywzxh19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