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2 来源:医药经济报
<p> 随着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在各地渐次铺开,基本药物配送权之争将左右医药商业未来的走向。卫生部等九部委颁布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规定: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在此过程中,国家政策导向将趋于集约化,但是,具体该怎么操作,是药品生产企业自己配送,还是物流企业统一配送,或是选择几家商业公司共同配送,各地纷纷进行了探索。</p> <p> 百花齐放的配送商遴选</p> <p> 各省对文件的理解不一,在基药配送企业遴选的过程中标准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在选择配送商上,有的省是由生产企业选择配送商,有的省则由政府招标选择配送商,再加上一些省份为保护地方利益,设置了许多壁垒,极大地阻碍了基本药物配送的顺利进行。</p> <p> 记者浏览了国内27个已经开标省份的招标文件发现,各地对基本药物配送商的要求各不相同:北京仍延续2006年确定的2家配送商的配送方案,而宁夏延续的是2008年招标中确定的5家配送商,继续负责基本药物的配送。除此之外,天津、河南、湖北、江苏、青海、江西等省采取了以省为单位的配送商招标办法;陕西、广西、辽宁等省则以试点市为单位进行配送商招标;贵州省则不招标,由生产企业自行委托配送商。</p> <p> 不同的遴选方法,使基药配送企业的结构差异巨大。九州通业务总裁耿鸿武表示,有的省级配送商负责全省的基本药物配送。而湖北、江西、云南等省分省、地市两级选择,省级的可在全省范围内配送,地市级的只可以在区域内进行配送。福建、江苏、浙江、安徽等以地级市为单位进行选择,医疗机构只能在区域内中标的配送企业中选择。</p> <p> 记者同时也注意到,陕西对基药配送明确要求:企业的年销售总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具有与配送药品相适应的现代物流设施设备,仓储面积不小于1500平方米、药品储存能力在3000个以上品种、配送品种仓储率达90%以上等。山东则要求配送企业仓储面积要达到1万平方米,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有40亩物流规划自由土地。“各地政策很明显给企业一个信号:就是要培育大商业公司,提高产业集中度。在此背景下,有的省份是由政府招标选择配送商、有的省却由生产企业选择配送商、有的省份不允许委托配送、有的则允许委托二次配送。”国控湖北公司副总经理李秀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武汉市根据注册资金、销售规模、硬件以及社会责任等指标遴选出10家基药配送商。李秀强认为,未来基药招标应该统一配送商遴选标准,尽快出台《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送意见》。</p> <p> 中小商业公司的纠结</p> <p> 今年以来,关于基本药物配送权争夺的论道异常火热,但随着各地基药制度的推进,针对基本药物配送权的争夺不再停留在理论上,各地在生产企业和配送商之间开展的各种调整正悄然落地。</p> <p> 采访中,多家医药商业公司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表露这样一个事实:在大商业加剧全国跑马圈地的背景下,大型医药公司资源丰富,很容易拿到药品配送权,但其在地区市场的配送能力还不够,进而出现了大企业争夺一级配送权、中小商业再争二级配送权的怪状。在基本药物制度推进过程中,区域商业更容易被选为基本药物配送商,成为充分连接上游生产企业和各区域终端网络纵深发展的最佳合作伙伴。</p> <p> 耿鸿武分析,未来医药配送的主流方向是:一是规模化。因为国家政策核心是促进配送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二是网络广。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分散、基点多的现状促使配送企业的销售网络扩大和深化。三是品种齐。取得配送权的配送商可以拥有更多生产厂家的合作资源,提高配送企业的采购能力和价格谈判能力。</p> <p> “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各省医药流通的格局重新构建,部分中小型商业公司因为没有配送资格而面临生存危机,分销商的渠道也逐渐收缩,逐步向终端靠拢,很多商业公司将进一步面临大洗牌。”广州百宁医药总经理助理何永佳如是说。</p> <p> 不过,记者发现,各地的二次招标让配送商头疼不已。汇仁医药集团总经理丁晨昌告诉记者,江西某些县就出现了配送商二次招标的情况。“2+1”模式在县卫生局就必须让利,谁让利让得多就给谁配送。而这一情况在广东中山小榄镇也有出现,商业公司最大让利的品种达到28个点,这让很多配送商左右为难。</p> <p> 未来商业路径</p> <p> 新医改政策要求医药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由药厂直接遴选配送商。从招标主体变为配送商,商业企业的地位大大下降。如今,离基药制度的既定目标一步一步在靠近,面对配送领域出现的问题,浙江海王医药董事长宋建华认为,政府没有必要指定配送商。现在基药配送出现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有能力配送的商业企业没有资格,有资格的配送商不一定能配送到位,那么政府就没有必要指定多少家配送商,而是让市场去选择,让生产企业去选配送商。</p> <p> 对此,广东九州通总经理陈洪波深以为然。他介绍说,目前广东省配送商遴选方案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主要从阳光采购平台筛选数据,如配送药品的总金额、总品规、覆盖医疗机构的总数量,以及仓库条件、冷链、职业药师和运送能力及网上订单率等指标,来衡量配送企业,但是,现代物流等思想在方案中几乎没有涉及。“我觉得这不利于产业的集中。其实,配送商遴选很简单,上游药厂是否委托你作为配送商和下游的终端是否采购你的产品,上述两个因素就会让市场的竞争实现产业的优胜劣汰,政府只需充当制定游戏规则的角色就好了。所以,供应商的话语权也很重要。”</p> <p> 随着基药制度的不断推进,拥有终端才是王道。江西南华医药副总经理许国宝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南华医药逐渐减少了商业分销和药品调拨业务,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大医院纯销和基层医药市场配送业务上来,目前,一个为50亿销售规模而规划的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我们的目标就是做区域商业龙头。”许国宝信心满满。</p> <p> 记者还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动向,今年3月,北京医药股份与天坛医院共同推进的“医院药库社会化管理”正式启动,由此开创了商业公司托管医院药库的新流通服务模式。李秀强认为,“这极有可能成为各大区域商业流通龙头争夺的焦点。商业公司既可以为医院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又可以熟悉大医院客户的用药结构和药库药品流量,从而做大做强自身。而如何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医疗信息化管理,也成为一些区域商业流通龙头调整的重点。”</p>
[责任编辑:毛建飞]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公寓酒店G座2305室
邮 编: 100101
电 话: 010-62126696
传 真: 010-84986602
邮 箱: zgyywzxh19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