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 行业动态

从零差率走向体制创新

2010-12-08 来源:新民网 

<p>  2009年国务院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后,安徽于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目前取得了明显成效。</p> <p>  我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1)建立政府主导、体现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将政府兴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明确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所在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 2)建立因事设岗、竞聘上岗、全员聘用的科学用人机制。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岗位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在核定的编制内,合理确定岗位构成比例。打破身份界限,定编定岗不定人,建立&ldquo;因事设岗、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rdquo;的灵活用人机制。 3)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建立&ldquo;两个考核机制&rdquo;、实行&ldquo;两个挂钩&rdquo;,即县卫生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考核,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财政补助水平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将医务人员工作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 4)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ldquo;零差率&rdquo;销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在国家确定的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内,适度增补地方药物;对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品,全部实行&ldquo;零差率&rdquo;销售。同时,全面推进基本药物省级网上集中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5)建立科学合理的投入补偿机制。政府负责保障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照&ldquo;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rdquo;的办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经费实行县级保障、省级统筹、统一支付、集中管理。</p> <p>  我省开展的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公益性管理体制全面确立,新机制顺利转轨运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得到加强,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得到规范管理,试点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卫生人员比例比改革前提高10.2个百分点。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进一步提高,试点地区平均达到79.9%。二是药品价格大幅度下降,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实行&ldquo;零差率&rdquo;销售后,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0%左右,惠及2000多万城乡居民。三是初步建立了&ldquo;因事设岗、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能进能出&rdquo;的用人机制,医务人员结构得到明显优化,试点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上岗人员中,专业技术岗位人员14499人,占总数87.2%。4000多名有资质、有专长的编外人员和公开招募的医学类大学生通过竞争上岗纳入编制管理,优化了队伍结构,提升了队伍素质。四是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初步建立,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保护。试点地区普遍建立了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两级绩效考核制度,陆续启动了绩效考核。基层医务人员平均收入较改革前均有提高。五是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1月至6月份,32个试点县(市、区)共计拨付财政补助资金4.4亿元,同比增长167%。改革后,试点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补助补偿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明显提高,平均上升25.7个百分点。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专项投入支持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p> <p>  我们体会到,开展这一改革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整体设计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在医改政策设计初期,主要是聚焦于基层卫生机构实行药品&ldquo;零差率&rdquo;制度。但后来在调研中逐渐发现,如果不对基层卫生机构的补偿制度、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药品&ldquo;零差率&rdquo;制度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尽管改革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很多长期积压的矛盾,甚至短期内可能会引发某些冲突,但如果真的想要为农村居民&ldquo;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rdquo;,就必须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地在卫生改革的深水区打一场攻坚战。二是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基层卫生机构的超编现象、非专业人员占岗现象、长期在岗不在编和在编不在岗现象等长期存在,对此我省制定的分流办法既坚持了定编定岗,实行全员聘用制,又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利益。经过周密的政策设计和过细的基础工作,全省成功分流了6802人,占32个试点县区2008年底实有人数的29%,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一揽子解决了长年积压在基层卫生机构中的顽症。三是公益与效率的关系。我省建立了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度分离的制度,基层卫生机构的收入仍归机构所有,但由政府管理部门实行严格的审核监管,基层卫生机构即使账户用钱也必须经过规范的审批程序,这就从源头上消除了滥收的冲动,从制度上控制了乱支的行为。同时保留了利用正常服务收入补偿服务成本的通道,从运行机制上理顺了公益与效率的关系。四是编制管理与岗位管理的关系。我省采取&ldquo;编制跟着岗位走,人员跟着编制走,有岗即有编,有编才有人&rdquo;的管理模式,把&ldquo;编制管理&rdquo;与&ldquo;岗位管理&rdquo;有机地统一起来,为推行全员聘用制提供了政策保证。五是统一步调与鼓励创新的关系。全省范围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我省在统一目标、统一原则和基本政策的前提下,也给各县(市、区)在具体操作方式上保留了较大的空间。 32个试点县(市、区)中,涌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从而扩大了政策效果,也为试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p>

[责任编辑:蒋怡]

联系我们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公寓酒店G座2305室

邮 编: 100101

电 话: 010-62126696

传 真: 010-84986602

邮 箱: zgyywzxh19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