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 行业动态

浙江推出治未病服务“和睦模式”

2010-12-1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p>  12月4日,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验收了杭州市拱墅区和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的《中医&ldquo;治未病:社区工作模式探讨与实践》课题。专家组认为,该课题通过模式设计、社区实验和效果观察,在国内首次提出由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机构、社区基层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ldquo;三位一体&rdquo;的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推进新模式&mdash;&mdash;&ldquo;和睦模式&rdquo;,实践表明已取得显著效果。</p> <p>  &ldquo;治未病&rdquo;探索区域性模式</p> <p>  课题负责人和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帆介绍,课题组剖析了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推进现状,认识到问题在于&ldquo;治未病&rdquo;工作多由上级医院推行,社区区域性&ldquo;治未病&rdquo;服务较为薄弱,因此在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推进对策中,设计了由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机构、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推进工作新模式。</p> <p>  从今年6月开始实践的&ldquo;和睦模式&rdquo;项目,基本构架和做法为:以街道为区域,对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推进工作进行&ldquo;顶层设计&rdquo;,成立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推进工作组,并设立相应的专业技术小组,建立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推进网络,设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专项基金,制定实施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工作计划。</p> <p>  课题项目以和睦街道所辖4个社区作为模式实验区。首先开展&ldquo;治未病&rdquo;培训与科普教育等,如举办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干部专题读书会,组织街道各级干部和社区工作者、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卫生人员听课,使大家明确&ldquo;什么是中医治未病&rdquo;及政府应担任的角色。</p> <p>  利用街道文化中心场所,办&ldquo;中医&lsquo;治未病&rsquo;健康教育站&rdquo;,向居民展示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各种基本知识以及常用中草药等,还举办首轮10场由省、市级名中医主讲的&ldquo;治未病&rdquo;科普讲座。同时编印《中医治未病保健手册》和中小学生《中医治未病知识手册》发放到户到人。组织卫生人员深入社区、公园、街头及住宅小区,开展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咨询和义诊活动。采取会议宣传和制作播放影像,巡回展示图板,增设黑板和宣传橱窗,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使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服务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单位,促使治未病的思想理念与方法手段深入人心。</p> <p>  &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服务获双赢</p> <p>  6个月的实践表明,效果明显。通过对社区干部了解有关&ldquo;治未病&rdquo;的5方面知识测试结果,&ldquo;治未病&rdquo;知晓率从原先的20%上升到80%,对&ldquo;治未病&rdquo;工作政府应担任什么角色,从较清楚仅为16%上升到42%,多数干部原来认为&ldquo;治未病&rdquo;机构是大医院,现在明确主要应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p> <p>  据对实验区6000余户居民的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综合干预前后效果测评,采用基线调查表问卷统计显示,相关&ldquo;治未病概念、亚健康认知、治未病与养生、治未病专科了解&rdquo;等11个方面的问卷回答正确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对中、小学生抽样测评包括治未病与营养、与作息、健康等7个方面内容的回答正确率,统计提示干预前后的变化同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干预有效性。</p> <p>  开展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推进工作不仅使社区干部群众从中受益,也使社区卫生机构得益,增挂&ldquo;和睦医院&rdquo;牌子的和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6~10月的中医诊疗量逐月增加,5个月的中医门诊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62.5%。</p> <p>  研究认为,&ldquo;和睦模式&rdquo;凸显了政府主导的区域性推进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优势,促使&ldquo;治未病&rdquo;的理念形成区域覆盖;有利于&ldquo;治未病&rdquo;的技术服务提高到较高水平并呈现多元化拓展;中医药服务需求意愿得到更好的满足和互动。实践这一区域性治未病服务模式,使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多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预防保健服务,使社区医院扩大中医业务成果,体现了区域性&ldquo;治未病&rdquo;服务的综合效应。</p> <p>  当地政府对&ldquo;和睦模式&rdquo;也较满意,认为该模式体现了中医治未病工作与大预防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机结合,切合基层实际。</p> <p>  &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推进路长</p> <p>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伟伟点评&ldquo;和睦模式&rdquo;时说,这一模式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好,符合医改方向,符合百姓需求。作为模式,可向全省推广。</p> <p>  对此,课题组建议,制定政府主导&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推进区域性运作规范,探索适合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社区推进的技术方法,深化&ldquo;治未病&rdquo;理念推行和技术应用的管理方法学研究,拓展&ldquo;治未病&rdquo;应用范围。</p> <p>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医政司司长许志仁在验收课题时指出,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怎么进社区,拱墅区和睦街道提出了工作模式,很有意义。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载体在社区,主力军在社区,这一课题抓得准,针对性强。&ldquo;和睦模式&rdquo;把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从点走向面,把点连成片,&ldquo;治未病&rdquo;工作不再仅仅定点于卫生部门的内部,而是上升到政府,下延到百姓。许志仁认为,社区&ldquo;治未病&rdquo;服务的文章应有上、中、下三篇。&ldquo;和睦模式&rdquo;做好了&ldquo;治未病&rdquo;健康教育工作,这只是上篇,中篇为中医&ldquo;治未病&rdquo;干预方法,下篇是区域性&ldquo;治未病&rdquo;服务效果评价,希望拱墅区和睦街道继续研究,做好中、下篇文章,使得这一模式领先全国。</p>

[责任编辑:蒋怡]

联系我们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公寓酒店G座2305室

邮 编: 100101

电 话: 010-62126696

传 真: 010-84986602

邮 箱: zgyywzxh19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