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 行业动态

我国肾脏病防治水平亟待提高

2010-12-21 来源:医药经济报 

<p>  12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领衔的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挂牌成立。《医药经济报》记者获悉,这是继成立呼吸疾病研究所和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后,广东省为提高肾脏病防治研究水平,成立的又一家省属医学研究所。</p> <p>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发现引起或加重慢性疾病的因素中,个人生活方式等原因占据了60%,因此慢性疾病也被称为&ldquo;生活方式疾病&rdquo;,其中慢性肾脏病就是典型代表。</p> <p>  肾脏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并耗费巨大医疗资源的常见疾病。&ldquo;发病率高、病程进展快、医疗费用高、知晓率低&rdquo;,在12月3日于广州举行的慢性肾脏病疾病分期管理国际研讨班上,来自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肾脏疾病专家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慢性肾脏病的总体情况,专家们道出了防治该病的艰巨性与民众对其知晓率低的尴尬局面。</p> <p>  据国内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为10%~13%,也就是说,100个人中就有10~13个人患病,相比之下,仅有9.7%的民众知道自己生病了。慢性肾脏病俨然成为了危害群众健康的&ldquo;沉默杀手&rdquo;。</p> <p>  侯凡凡院士介绍,慢性肾脏病是一组以进行性肾损伤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群,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后果是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即尿毒症),终末期肾衰竭不仅死亡率、致残率高,且维持生存需要的治疗(透析或肾移植)费用昂贵,耗费大量卫生资源。据统计,2010年全球用于尿毒症和透析治疗的费用已攀升至10000亿美元,因此被称为&ldquo;花钱最多的疾病&rdquo;。</p> <p>  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有近1亿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青年。我国2008年不完全统计的透析患者总数已超过10万人,且只占需要透析病人总数的10%。目前每年用于透析治疗的费用已超过96亿元,若所有尿毒症患者均能接受透析治疗,其耗费将超过国家卫生总支出的50%。如此巨额的消耗对于我国推行广覆盖的医疗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无疑是沉重负担和巨大挑战。</p> <p>  《医药经济报》记者了解到,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总体研究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对我国肾脏疾病,尤其是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缺乏系统研究,缺乏根据中国人特点制定的、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防治策略,这使得我国每年进入终末期肾衰竭的病人数有增无减;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面创新研究不足,有国际性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很少,制约了对肾脏疾病临床防治的进展;肾脏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缺乏紧密联系,基础研究成果很少能用于临床实践。</p> <p>  侯凡凡院士表示,我们在防止慢性肾脏病进展风险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新进展,但还需要做更多工作提高对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并发展新的治疗措施。&ldquo;防治疾病的研究有漫长的周期,每种新的治疗理念或方法要运用于临床实践,都需要经过&lsquo;基础理论研究-动物实验-临床试验&rsquo;的过程。但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临床医生和科学家的紧密合作,可以加速这一过程,实现防止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最终目标。&rdquo;</p> <p>  据介绍,新建成的肾脏病研究所是集肾脏病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教学培训为一体的医学科研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整合全省肾脏病研究力量和资源,深入开展肾脏疾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创新性研究,为早期诊断或评估肾脏疾病发展提供新生物标志物,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干预靶标;加强我国常见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制定适合我国人群的临床治疗指南,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肾脏疾病防治和卫生决策提供证据;促进转化医学,加速肾脏疾病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开展肾脏疾病的普查和健康宣教,指导肾脏疾病保健和预防工作;为广东省及华南地区培养高层次肾脏病防治和研究专科人才。</p>

[责任编辑:蒋怡]

联系我们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公寓酒店G座2305室

邮 编: 100101

电 话: 010-62126696

传 真: 010-84986602

邮 箱: zgyywzxh1989@163.com